王存良
季节真是不饶人。这不,立秋刚过,秋风便鼓足了腮帮子,把秋天的天吹得膨胀起来,膨胀得像个“洋茄子(塑料气球)”。挣脱掉酷夏燥热的绳捆索绑,人们生活的空间一下子胀大了许多,喘气儿顺畅了,精神头足了,心胸也开阔多了。
秋天的天清澈剔透,像一湾清亮的湖水倒悬于人们头上,东边偶尔有几朵白云在“曲颈向天歌”,使我不禁徜徉在那“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意境之中,不能自抑。有时又像是齐白石老人再世,信手涂抹几笔在天际,那灰云像极了那些对虾图、鸡加官(冠)的水墨画。
秋天的天很得民心,她邀来艳阳高照,让百姓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地忙收忙种;她邀来秋雨连绵,浇透田地,百姓欢呼着“又省了几十斤柴油!”忙着抢墒播种,一天到晚不得闲。
比之左邻右舍夏和冬,秋天的天是容人的。她不会让人热得不能喘气,汗水浸泡;也不会让人冻得哆哆嗦嗦,冰寒彻骨。她帮人们剔除了夏的气闷、酷热,使人精神为之一爽。人们褪去了一天到晚浑身粘腻的那种感觉,似乎是刚刚从紫河子里洗了一个痛快澡,心旷神怡。人们被盛夏晒蔫了的头颅、颈、背都与喝透了水的庄稼一起,滋生起来,精神起来,无论干什么都不觉得累。与给予人们温暖的春也不同,秋天的天给予人们的是凉爽,是一种喜获丰收的愉悦,是一种稳操胜券的大度,是一种驾轻就熟的轻松。
夏是个莽撞的小子。他还没有完成任务就匆忙地走了,致使玉米等很多农作物没有达到积温,不能够成熟。他不甘心就这样退出,还要回过头来在秋的领地里施施余威,狂热上一阵子。秋天的天热情接纳,大力包容,顺势而为,让他尽情地发挥余热,庄稼借此成熟了,夏的傲气、霸气也随着一场场秋雨、大地的降温而慢慢消尽了,在无声无息中还巢,耐下性子等待第二年自己的季节到来。
冬天也要挤着进来凑凑热闹,聚不成雪也要先铺层冰霜,寒流一次次袭来,要将秋天缩短,冬夜拉长。秋天的天迎面而上,不避不退不让,一次次用自己的实力将它消化于无形之中,按照季节的规律徐步踏来,疾缓有致,顺时造势,胜似闲庭信步,万水千山只等闲。
有时候暖流与寒流一起肆虐,在空中武力交涉着。秋天的天总是尽力化解,寻求平衡,把两种交锋消化于自己怀中,力求不给地面造成影响,尽力避免大地万物特别是人遭受无端的灾害。
从夏到冬,从热到冷,是一个流程,是一次流转,秋是个中转站。在周转过程中,秋天的天尽职尽责,悄悄地,慢慢地,不卑不亢的,不慌不忙的,进行着渗透和转换,让人和大自然在不知不觉中适应。特别是人,在无意识中收缩毛孔,关闭汗腺,做好了越冬的准备。
秋天的宽容与包容必应得到丰厚的回报。黄澄澄的玉米、红彤彤的高粱、清凌凌的豆角、白花花的棉花,脆生生的红枣、水嘟嘟的鸭梨、苹果,地里埋的,地面长的,顶花带露结出来的,都像接到了无声的命令,从四面八方汇聚来,在场院里、街角边、院落中、屋顶上向秋天的天炫耀,请她检阅,请她收藏。然而秋天的天知道,是大家的努力才有了这丰硕的成果,她只尽了一点绵薄之力,她不能贪天之功居为己有。她诚恳地邀请太阳和秋风一起,努力地挤开浓云,避开秋雨,将果实晾晒风干,无私地馈赠给那些曾经为丰收洒下了汗水并且最需要这些果实生活的农民。
唯有无私,方能包容;唯有包容,才能创造和谐,秋天的天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