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站镇 梦琳
“春在溪头荠菜花”。这是对荠菜最好的赞美诗。陆游的“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也让人甚是欢喜。
前几日,菜市韭菜曾降至五毛一斤。我便想买来做包子。没想到回家尝到的却是荠菜馅儿的。家人说:虽两元一斤,但春来荠菜鲜。关于荠菜,郑板桥也有诗云:“三春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清兴不辜诸酒伴,令人忘却异乡情。”荠菜不仅是受人青睐的一味野疏,更是游子难以忘却的一份乡情。荠菜属于十字花科植物,野生的荠菜无污染,根系粗长,叶子很细,锯齿形。其营养价值很高,可凉拌、热炒、作菜馅儿,风味独特。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
在我们鲁西北的老家,初春时节满坡遍野都是荠菜。母亲总是到田野将荠菜挖回家。然后加点盐,作荠菜粥。掀开锅盖,一股清香扑面而来。尤其在大锅头里煮,用柴禾燃烧,慢慢熬,米香与荠菜溢出的野香味更浓。现在母亲搬到了城里,一开春还是常常去寻找荠菜。虽然路边的荠菜,叶子也细细的,赶不上田野里的青翠,味道却不错。母亲挖回荠菜,回来洗净,开水焯,剁肉馅,放虾仁,包成元宝形,薄如蝉翼的皮里,隐隐透着荠菜的鲜绿。开锅,一种天然的清香诱惑着你,让你垂涎欲滴。
至今对家乡荠菜的那份亲切不曾淡忘疏远。